M-Learning是E-Learning的实践者

來源出處:廖 肇 弘 / 2010.8.28

一、前  :

在我们开始探讨有关「移动学习」(M-Learning)的主题之前,先来看看这篇文章是如何完成的吧。

 

若扣除掉构思文章主题架构和修饰用词的时间,大概有30%是我在上班前,坐在台北的Coffee Shop里,一边享用热腾腾的蓝山咖啡,一边以笔记本电脑Wifi上网撰写的;有30%是在出差搭乘高铁(高速铁路)途中,一边看着窗外美丽的台湾乡村风景,一边以iPad修改完成的;大概只有20%是在办公室或家里的计算机前写作;而剩下的20%大概就是随时随地以 iPhone手机3G上网收发Email的空档,随时看看相关文章或文件,启发的灵感。最后,我是在荷兰的阿姆斯特丹机场,等候转机飞往伦敦的空档,拿出笔记本电脑,润完稿,连上网,送出Email,终于将本文呈现在各位眼前。

 

没错,这就是我现在的工作型态。不论是浏览新闻、编写教材、批改作业、参与讨论、参加国外的网络研讨会(Webminar)、回答问题、收发Email、准备讲稿、批阅公文、与Facebook上的好友联系,甚至学唱最新的流行歌曲等,有超过80%以上的活动都是在移动的时空中进行,大约只有20%是在办公室或家中等固定场所中完成,可以说,如果没有办法随时随地连上网络,大概有80%的工作都要停摆。

 

对于当前 E-Learning领域最热门的「移动学习」(M-Leanring,台湾称为「行动学习」)来说,我不敢称自己是专家,不过对于每天日常生活与工作的亲身实践早已离不开M-Learning来从事教学与学习活动的我来说,应该是有资格以一位 M-Learning 重度使用者 (Heavy User)的身份来和各位聊聊有关 M-Learning的话题。

 

 

 M-Leanring爆炸性的成长快要到来了

M-Learning之所以引起各界关注,是因为技术到位、市场规模大、用户习惯成熟等条件下的必然结果。Ambient Insight公司统计,美国 M-Learning市场在2007年的五年复合成长率为21.7%,达5亿3800万美元,2009年市场规模为 6亿3220万美元,预估到2014年的五年复合成长率为18.3% 并达到14亿美元的规模。另外,在台湾,几乎是人手两机的无线通信市场,向来是国际大厂非常瞩目的。据估计,2009年第4季,台湾的行动通信用户数为2,696万户,3G用户为1,581万,,约占手机总用户数的60%,智能型手机的渗透率已达30%。智慧手机的出货量加上3G行动通讯的下载量,在2010年开始呈现惊人的成长,带动了M-Learning市场大规模发展的条件。

 

不过,这些令人振奋的数据,都不及我自身的体验来得真切且深刻 --- 我每天都已离不开iPhone(智能型手机) 加上 iPad(电子书) 加上 3G( Wifi)无线上网,这代表着再清楚不过的讯息 : M-Learning爆炸性成长的日子快要到来了!

 

事实上,M-Learning的发展,已历经了很长的一段时间,可说是随着手机与无线通信的技术发展息息相关。M-Learning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一路演进,从未成功,却也从未被遗忘。早在十年前的WAP时代,就有人尝试以9.6K的带宽发展M-Learning的应用,结果当然是以失败收场。随着WAPGPRS再到目前的3G,手机的功能越来越强、屏幕越来越大、接口越来越容易使用、连接速度越来越快,历经十年,终于发展到现在的智能型手机 (例如 iPhone) 3G (Wifi)无线上网的结合,接下来,M-Learning爆炸性成长所需要的最后一块拼图就剩下Killer Application 杀手级应用软件了。

 

 M-Learning是美好远景的实践者或终结者?

M-Learning之所以重要,是因为M-Learning可能才是E-Learning业者在数年前描绘的AnytimeAnywhere美好愿景的实践者;但M-Learning也可能是目前所存在的E-Learning教学模式或是教材开发技术的终结者 --- 因为,可能目前常见的E-Learning教材开发技术、教学模式、甚至是营运模式,都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冲击。

                                                                    

说实话,现在大部分的E-Learning 根本就不像业者宣称的AnytimeAnywhere那般美好。学习者大部分必须处于联机状态才能进入一门课程学习,当一离开办公室或家里,学习的历程当然也就中断了(这样算是 Anywhere 吗?);即使你能够下载教材,一旦脱机中断之后,”Anytime” 就变成了一项最好的借口,代表着 随时都有比现在更好的时间,所以也就永远无法一气呵成地进行一段完整的学习。讽刺的是,这两项号称E-Learning最方便的特性,遇到了不成熟的技术环境,加上最有智慧自我合理化的人性,正好为目前 E-Learning 辍学率 (-out rate)居高不下创造了最好的借口和条件。

 

对于M-Learning来说,有几个条件是不可或缺的 : 第一,你需要轻巧的移动式装置,例如智能型手机或是iPad电子书等等手持式装置;第二,你需要能够随时上网,因此Wifi3G无线上网的装置也是必备的;第三,有时你无法上网,例如在飞机上,你需要能够先下载内容,然后储存在移动装置中播放,因此储存装置的容量也要够大。

 

此外,目前常见的M-Learning学习可分为两种模式。第一种是连网模式(On-Line M-Learning ),简单来说,就是运用智慧手机或是可连网的电子书阅读器,透过Wifi3G网络联机读取LMS上的学习内容 ;第二种则是脱机模式(Off-Line  M-Learning ),也可称为下载(Downloading)模式,例如将电子书下载,或是国外常见的下载 Poding语音文件,在手持式装置上阅读或聆听,都属于此类型的应用。

 

M-Learning 来说,可以延伸目前枯燥乏味的 E-Learning的领域包括 :

 

  • Course schedules : 可以无线上网的方式查询课程信息。
  • Just-in-time course & assignment changes/clarifications : 以无线的方式通知学员有关课程及作业等学习活动的信息。
  • Social events/announcements : 以无线方式提供社群活动公告及重要事件通知。
  • On-line quizzes : 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在线测验或练习。
  • Learning games : 学习游戏。
  • Interactive peer help/teaching help systems : 与同侪以无线通信方式互相进行交流讨论或教学协助。
  • e-Books : 电子书
  • Real-time collaboration among learners : 以无线通信方式进行实时群组互动。
  • Real-time on-the-fly research during lecture : 实体课程进行时,以无线通信方式查询各种研究数据。

 

想开发M-Leaning的应用一点也不困难,目前在国外已经有不少M-Learning的平台与工具了,例如颇负盛名的Moodle已经推出了 Mobile Moodle的移动学习平台,AdobeFlash LiteCaptivateSumTotalToolbook MobileLectora…等许多工具都可以编辑行动装置上的多媒体教材,甚至还有专供移动测验平台的CramApple iQuiz Maker、支持Mobile MoodleMobile Quiz…等,现在欧美M-Learning市场上的热闹程度,真可说是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完全不输2000E-Learning 市场发展初期时的盛况。

 

 

 

我还记得,多年前,当我第一次兴冲冲地在 Starbucks里喝着咖啡,拿着WAP手机,用9.6K的速度连上网络的那一剎那,心中的那份感动。曾几何时,如果最近您有机会到台北的Coffee Shop坐坐,一定会发现一种常见的情景,客人们点了一杯咖啡,几乎都带着笔记本电脑,可能是洽谈生意、写报告、连上MSN与朋友聊天,或是像我一样的在写作 -- 现在在台北提供高速Wifi无线上网的环境,已经是Coffee Shop的基本配备了。

 

对于一位知识工作者(Knowledge Worker)来说,移动性(Mobility)是非常重要的一种特质。同样的,对于一位学习者来说,具备能在移动时空中的学习力(Mobile Learning Force),才有可能成为适应未来的「移动学习者」 (Mobile Learner)。不过千万不要为了MobileMobile,因为如果你的工作或学习环境,并没有太多移动的状态,其实M-Learning对你来说,并没有实际的需求;相反的,如果你觉得在你每天上班下班互上课下课的途中,都希望把零碎片段的时间用来背一句英文、看一篇文章、听一场演讲,那么,M-Learning将会开始在你的工作和生活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到今天,我已经不敢想象,如果没有iPhoneiPad、笔记本电脑、3GWifi,我要怎么工作或创作了。科技的发展突飞猛进,但一项成功的科技,永远脱离不了最基本的人性,我以亲身实践的经验可以证明,M-Learning即将起飞,因为它将会越来越影响我们每天的工作和学习行为。你可能很难想象,我用小小的iPhone屏幕已经看完了至少25本有关清朝到民国近代史的书、听完至少50场演讲录音、每天以手机连上FacebookPlurk和我的学生们相互留言或互动讨论已经多到数不清次数……,从事E-Learning相关工作这么多年以来,现在,我终于敢勇敢而且大声的说 ---- 我真的能够AnytimeAnywhere学习与教学,这真的是一件很美妙的事!

 

---- 寄于荷兰阿姆斯特机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