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活動集錦

/a>

■人資新聞想讓部屬愈做愈好?先學會9訣竅,為他們的工作「加值」

【想讓部屬愈做愈好?先學會9訣竅,為他們的工作「加值」】

領導Leadership>團隊管理.
2025-08-08.
整理‧撰文蔡芳紜.
來源經理人:https://www.managertoday.com.tw/articles/view/39327

英特爾(Intel)前總裁安迪葛洛夫(AndyGrove)指出,主管真正的職責是『為部屬的工作增加價值』。主管必須想辦法改善部屬的工作習慣、方法,甚至調整工作內容,做更有效率的生產,提升團隊產出的質與量,才能成為一位稱職的主管。

※『你是個好主管嗎?』

無論你覺得自己夠不夠好,都必須正視一項重要的訊息:你的管理行為,對部屬將會造成舉足輕重的影響。

■《員工離職不是因為公司,是想擺脫壞主管》

根據瑞典學者研究指出,工作者擁有一位好老闆,將可降低至少20%心臟病發的機率;如果跟著同一位老闆4年,心臟病發的機率更可降低39%。另一項對美國上班族的調查結果則指出,工作者會選擇離職,通常並不是為了離開公司,而是為了擺脫壞主管。

在職場上,主管有權開除不合乎標準的員工。然而,當部屬面臨不適任的主管時,卻無法炒老闆魷魚,只能默默承受,直到耐性耗盡的那天黯然離開。就組織而言,好員工是很有可能為了『開除壞主管』,連帶『開除了你這家好公司』。

※而一個好主管,究竟該做到哪些事呢?

許多人都以為,管理者的工作就是將公司高層的指示往下層傳、使喚部屬幫他做事。不過,安迪葛洛夫卻在《葛洛夫給你的一對一指導》書中指出,這是錯誤的觀念,
※主管真正的職責是『為部屬的工作增加價值』,也就是,主管必須想辦法改善部屬的工作習慣、方法,甚至調整部屬的工作內容,做更有效率的生產,提升團隊產出的質與量。

※而一個好主管,究竟該做到哪些事呢?如果你正想系統化學習這些能力,

※《經理人》推出的『成為傑出主管的第一課』線上課及《新手主管實戰練習範本》模板,將帶你掌握從角色轉換、授權溝通到績效管理的核心技巧,並提供可立即套用的工具,幫助你在職場快速建立影響力。

■《掌握9訣竅,讓部屬樂於為你效命》

一個主管若無法使部屬願意為他效命、建立有生產力的關係,就不能被稱做好主管。要達到這樣的成果,主管必須確實做到以下9件事:

※1.認知自己是主管:
剛升任主管時,新手主管要了解自己的角色已經轉換,過去只要負擔個人績效,現在要帶領團隊,讓團隊發揮綜效。此外,升上主管也代表你開始當夾心餅乾,要同時面對從上、下而來的壓力。

※2.了解部屬並發掘優點:
提及『主管』,大多數人腦海中第一個浮現的,往往是主管開罵的景象。其實,一個稱職的主管除了注意部屬缺點,更需要了解部屬的優點,才能適才適所、將對的人放在正確的位置上,以發揮更大的生產效能。

※3.傾聽部屬心聲:
經常打斷部屬說話的主管,也無法贏得部屬的信任與尊重。唯有放下成見,願意閉上嘴巴、聆聽部屬心聲,主管才能對員工產生影響力,創造更大的績效。

※4.保護部屬:
除了將工作任務交付給部屬,在部屬執行任務的過程中,如果遇上任何阻礙,主管都必須在第一時間跳出來排解,或者適時爭取部屬應得的權益。

※5.讚美部屬:
員工最大的成就感來源,就是主管的『讚美』。在部屬照著原先設定的目標努力,並達到所謂的『好的結果』時,主管就要立刻給予回饋,使部屬了解自己做對了,往後也能擁有更好的動能,繼續努力做出對的事。

※6.斥責部屬:
評估部屬努力的成果時,如果發現他並未達到設定目標時所說的『好的結果』,主管也要立刻給予另一種回饋:『斥責』。斥責是針對事件、不牽涉人格的指正,它必須在部屬犯錯的當下執行,才能有效預防再犯。如果主管不立刻斥責,只會姑息不良的工作方法,讓錯誤一再發生。

※7.授權與賦權部屬:
在職場上,能力出眾的工作者容易先被拔擢,但是當上主管後,由於部屬能力往往低於主管自己,許多主管因而不敢放手讓部屬做。其實,主管的任務在於提升團隊的總產出,因此,主管更需要授權,才能拓展新業務、協助部屬成長,讓團隊產出繼續增值。

※8.與部屬分享資訊:
在傳統的觀念裡,組織營運的成本、獲利、銷售額等資訊,都被視為最高機密,結果導致搞不懂公司想做什麼的員工,無心於工作。其實,將營運面的重要資訊分享給員工,使他們了解公司的使命,反而能激發更多的責任感,對工作負責。

※9.清楚設定目標:
管理大師肯布蘭查(KenBlanchard)在《一分鐘經理》提到,主管還必須確定:
部屬清楚什麼是『好的結果』,以利事後對工作績效的查核。此外,設定目標也能預防雙方對『該做的事』認知不一致,創造有效率的生產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