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資新聞PM該怎麼用AI?專家:拿來寫 PRD、製作原型,就搞錯方向了!
【PM該怎麼用AI?專家:拿來寫PRD、製作原型,就搞錯方向了!】
成功Success>數位工具.
2025-09-24.
經理人用戶成長中心支琬清.
來源經理人:https://www.managertoday.com.tw/articles/view/70980
隨著AI快速進入職場,許多職務的工作內容隨之改變,產品經理(PM,ProductManager)也不例外。資深PM專家伊塔瑪吉拉德(ItamarGilad)指出,當前許多企業對AI的應用仍停留在『提高產出效率』的層次,期待PM用AI更快完成產品路線圖(roadmap)、產品需求文件(PRD)與用戶故事(userstory)等。然而這樣的期待,其實是誤解了AI真正的價值。
■《AI如何改變PM的工作模式?》
產品經理是科技業中的關鍵職務,主要的職責是發掘並協助打造『正確的產品』,而生成式AI的真正價值並非加快現有工作的產出速度,而是協助PM轉向以『證據』與『探索』為核心的工作模式。
人類的優勢在於快速、直覺思考、對他人具備同理心、與人協作,以及理解廣泛的商業與技術脈絡;AI則擅長處理大量質化與量化數據、歸納重點、辨識規則、分析洞察、建立預測與商業模型、提出假設,以及指出邏輯錯誤。吉拉德認為,AI應被視為一種『新的輔助思考工具』,能夠加強人類的智慧。
☆AI
圖/ItamarGilad.請參考網址!
根據雙方的長項,AI對產品經理工作的影響程度不一。在『市場研究』與『檢視使用者與商業數據』等高度依賴數據分析的領域,AI具備最高的影響力,能提供強大的研究工具並協助分析與識別模式。
而在需要結合邏輯分析與人類直覺的『想法評估』、『假設驗證』與『目標設定』等領域,AI也能提供強有力的幫助。但在高度依賴人際互動的任務,例如:『與客戶或利害關係人交談』,AI的影響力則較低。
☆ImpactofAIonProductManagement
圖/ItamarGilad.請參考網址!
■《專家提醒:AI好用歸好用,PM也不應將它置於『人與人』之間》
吉拉德提醒,產品經理不該人與人之間的工作交給AI處理,因為人類相比AI更能理解潛台詞、肢體語言與文化細微之處,並且能經由過往的關係與廣泛的情境來進行溝通。
吉拉德列舉了幾個不應將任務完全交給AI的領域:
※撰寫產品需求文件(PRD):
這份文件是與團隊溝通的方法,與團隊共同撰寫能達到更好的效果。
※製作原型(Prototype):
這可能造成產品經理、使用者體驗(UX)設計師與工程師之間的摩擦,與團隊共同開發會是更好的方式。
※使用者訪談:
儘管AI很適合協助筆記、摘要與分析,但如果將訪談完全交由AI自動化,可能會讓參與者感到困擾,並錯失許多細節。
※銷售與行銷培訓:
面對面的親自培訓能建立寶貴的人際關係,且能達成雙向學習,這是自動生成的AI影片無法取代的。
吉拉德指出,
※AI的價值在於增強人類的決策能力,而非取代人類的智慧與人際互動。
■《就像曇花一現的『網路PM』,AI也將成為PM的必備技能》
另一名專家布萊恩斯科特格拉斯曼(Dr.BrianScottGlassman)於《富比士》(Forbes)指出,過去要創建一個新的SaaS產品,通常需要2~3名PM,並投入2~3個月進行客戶與市場研究、策略規畫與文件撰寫。然而透過AI,這整個過程可被壓縮至僅14天。
除了納入工作流程之外,AI也催生出新興職位──『AIPM』(AIProductManager),不僅需理解AI與機器學習(ML)的技術原理,還要懂得資料科學、模型效能,並具備對法規與倫理偏見的理解。
市調機構Forrester預測,就像過去曾出現的『網路PM』(InternetProductManager),最終演變為PM的必備技能一樣,未來每一位PM都將需要具備AI知識。意味著PM需要對AI有基本理解,才能有效將AI能力整合到產品中,並根據技術變化與客戶回饋持續改進。
資料來源:Forbes1、Forbes2、ItamarGilad;本文初稿由AI協助整理,編輯:支琬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