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活動集錦

/a>

■職場趨勢報導衛福部公布113年國人死因統計結果 癌症居首蟬聯43年 其次心臟疾病與肺炎

【衛福部公布113年國人死因統計結果癌症居首蟬聯43年其次心臟疾病與肺炎】

衛福部公布113年國人死因統計結果,全年死亡人數為201,383人,其中惡性腫瘤(癌症)、心臟疾病與肺炎居主要死因前三位;癌症自71年起已連續43年居國人死因首位,死亡率前3位仍為肺癌、肝癌、大腸癌。

衛福部統計處16日公布113年國人10大死因統計,113年死亡人數20萬1,383人,較112年減少4,192人(-2.0%),此一下降主要受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COVID-19)與糖尿病死亡人數顯著減少影響,COVID-19死亡數減少約6,000人,糖尿病減少962人。

『去年死亡20萬人男性是女性1.4倍』

113年男性死亡人數11萬6,048人,較上年下降2.4%,女性8萬5,335人,降1.5%,男性死亡人數為女性之1.4倍,與上年差距相同。

113年65歲以上死亡人數15萬2,740人,65歲以上死亡人口中,
65-74歲者占21.1%,較103年增4.7個百分點,
75-84歲者占24.1%,較103年減3.4個百分點,
85歲以上者占30.6%,則較103年增4.7個百分點,
顯示65歲以上死亡人數占比提高,主要係因65-74歲及85歲以上死亡人數增加所致。

統計處指出,十大死因依序為:
(1)惡性腫瘤(癌症)、
(2)心臟疾病、
(3)肺炎、
(4)腦血管疾病、
(5)糖尿病、
(6)高血壓性疾病、
(7)事故傷害、
(8)慢性下呼吸道疾病、
(9)腎炎及腎病變、
(10)蓄意自我傷害(自殺)。
COVID-19由112年第6名降至第14名,顯示疫情影響持續減緩。

十大死因合計死亡人數達149,479人,占總死亡人數74.2%。與112年相比,除肺炎與自殺標準化死亡率略升外,其餘死因均有下降趨勢,尤以糖尿病、腎臟疾病與事故傷害降幅最明顯。

男性113年十大死因為癌症、心臟疾病、肺炎居前3位,其餘依序腦血管疾病、糖尿病、事故傷害、高血壓性疾病、慢性下呼吸道疾病、腎炎、腎病症候群及腎病變及慢性肝病及肝硬化;女性前三名死因與男性相同為癌症、心臟疾病與肺炎,其餘依序則為腦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血壓性疾病、腎炎、腎病症候群及腎病變、血管性及未明示之失智症、事故傷害與衰老/老邁/老年。

『因癌症死亡5.4萬人肺炎居首』

113年癌症死亡人數為5萬4,032人,每十萬人口有230.8人因癌症死亡,標準化死亡率為每十萬人口113.3人。

十大癌症死亡率依序為
(1)氣管、支氣管和肺癌
(2)肝和肝內膽管癌
(3)結腸、直腸和肛門癌
(4)女性乳癌
(5)前列腺(攝護腺)癌
(6)口腔癌
(7)胰臟癌
(8)胃癌
(9)食道癌
(10)卵巢癌。十大癌症死因順位同112年。

與112年相較,113年十大癌症除前列腺癌、卵巢癌標準化死亡率上升,餘均下降。

113年運輸事故死亡人數為2,932人,較112年減少136人(減幅4.4%),延續近年交通安全改善趨勢。至於孕產婦死亡人數為11人,較前一年減少1人,為自105年實施《生產事故救濟條例》以來最低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