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活動集錦


■移工新聞引進印度移工 學者籲以完善環境配套 臺灣薪資有誘因 資格條件回歸市場機制

臺印完成勞務合作協議簽署,邁出引進印度移工的第一步,初期採小規模試辦,以具備一定學經歷與英文能力為主。

臺灣印度研究協會理事長方天賜認為,臺灣的薪資條件確實有誘因,但不能只和印度國內比較,而要和其他移工引進國競爭,若能提供安居樂業的環境做配套會更好,至於引進哪些地區、資格條件,應交由市場決定,政府只要對移工權益把關。不過勞動部代表澄清,MOU中未限制引進的地區。

桃園市群眾協會主任汪英達觀察,印度國內貧富差距很大,高收入的肯定不會來,但臺灣的薪資對於中下階層或許還是有吸引力,只是這些對象是否符合學經歷及語言的條件,會是最大的問題。

臺灣新動力智庫及臺灣印度協會3月21日舉辦「臺、印移工會議-跨界勞動影響下的勞工權益及文化理解」,邀請學者專家及民間團體座談,勞動部由勞動力發展署專委胡欣野代表出席,說明目前印度移工開放政策及進度。

【細節有待工作層級討論雙方會議時間迄今未定】

胡欣野表示,雙方已完成MOU換文,後續報行政院備查,送立法院查照。3月初已進行諮詢會議,邀集學者、臺商代表以及內政、外交、衛福部做初步討論。有與會代表提到,印度國內各地人力發展會有不同重點,可參考他國引進模式,由我方提出需求,印方進行招募培訓,未來也會邀請更多相關團體參與討論。

至於開放行業、人數、技能、引進流程以及招募方式等細節,雙方會在工作層級會議中討論,但目前無具體開會時程。汪英達則呼籲政府應嚴格明定「公平聘僱」的原則,不管有無仲介的存在,所有聘僱、招募、管理費用,都不該由工人負擔。

雖然臺灣在移工諮詢及權益保障的制度已相當完善,但汪英達認為,需關注各縣市是否都有配置足夠雙語翻譯。以菲律賓為例,目前僅有不到2、3個縣市有配置塔加洛語通譯,若菲勞不會英文根本無法被服務。他也提出質疑,若臺灣以具備一定學經歷又能以英文溝通作為招募條件,難道會想來臺做藍領工作?

【跨部會事務應提高層級建立有效模式化解差異】

方天賜則對開放印度移工表示樂觀其成,也支持開放印度學生來臺就學,擴大臺印交流。他說,過程中的負面聲音,主要來自彼此「認識不夠、溝通不夠、準備不足」,現階段國內缺乏印度研究系所,未來要去加強,相關印度翻譯、中階管理人才,可與學校或教育單位合作,創造新的工作機會。

方天賜並點出目前臺灣印度沒有班機直航,是很大的問題,可以從現在開始洽談。印度移工議題涉及跨部會,非單一勞動部可決策,建議可以提高層級。

臺灣社會對於印度文化認識仍有限,未來印度移工來臺後如何磨合?方天賜分享個人經驗,印度僱員配合度高,只要雙方建立有效的溝通模式,理解彼此工作文化及方式就能解決。

臺灣印度協會籌備處主任孫治本表示,國內電子、半導體業作業員,多以女性居多,但印度輸出到製造業的勞工主要為男性,未來需要進一步調適。他也提到,印度人力仲介需要隨時因應國際變化,因此水準很高,具備高度外語、國際交涉能力。

雖然印度國內只要有高中學歷,普遍都具備英文溝通能力,但也有當地仲介坦言,若語言是來臺條件之一,招募上可能不會這麼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