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动未来学习科技发展的三种主要力量

來源出處:廖 肇 弘 / 2010.11.17

11月初,应邀前往在北京举办的「2010中国远程教育大会」以及「2010中国企业学习信息化论坛」发表演说,和许多朋友分享了有关移动学习与各种未来学习科技的发展趋势,至今仍意犹未尽,今天就藉专栏一隅,再好好补充叙述个人的若干心得与浅见。

 

驱动未来学习科技发展的三种主要力量

目前世界各国的学习科技,大致上往三种方向前进。第一种是是以「量」取胜,主要是以学习内容或学习资源的丰富度与多样性为主。例如我们之前介绍过英国的 Teacher’s TV就属之,美国麻省理工学院 MIT OCW 计划(Open Course Ware) 更是众所周知的典范,到目前为止已有约1亿300万人次造访,平均每月100万人造访,翻译成世界各国语言版本超过50万篇。此外,2007年起才对外开放的 APPLE iTunes U也不遑多让,主要是以 Poding的方式提供各类学习影音内容,目前欧美约有600所大学的上课内容,超过 35万份教材,超过 2亿5000万次下载。这类型的应用,并不特别标榜制作出炫丽夺目的动画多媒体教材,而是以量取胜,让学习者在海量的学习媒体内容中,随时取得丰富的学习资源。

第二种则是以「质」取胜,主要是以制作令人赞叹的精致动画或拟真技术为主要目标。目前国内仍以流媒体或 Flash 多媒体教材为多,尚未有令人眼睛为之一亮的作品出现。不过在国外,我已经看到许多令人叹为观止的 3D VR虚拟现实等等技术应用在游戏和学习领域上了。但这种耗费巨资且制作耗时的作品,大概就和拍电视剧或电影一样,很难大量生产,主要是以追求作品的精致度和质感为主要努力方向。但是盲目追求动画效果的炫丽夺目是很愚蠢的,因为故事剧本才是最核心的灵魂,缺乏内涵的作品,只是卖弄特效的花拳绣腿,不可能成为一部伟大的作品。别忘了,电影阿凡达除了那酝酿了12年才成就的 3D 特效令人啧啧称奇之外,其实最关键的是它那深富人文关怀以及充满环保意识与讽刺美国侵略主义的故事内涵,深深打动了每位观众的心灵深处。以目前市面上常见E-Learning 教材比较起来,就算任何单位有能力砸出好几个亿来制作一部「E-Learning经典大片」,是不是能达到阿凡达这种世界级水平,我想还是很大的问号。

第三种则是以「互动」取胜,例如运用Web2.0或是以各种感测科技,强调人机互动和人际互动在学习领域的应用。除了大家已熟悉社交人脉互动的E-Learning 2.0 之外,任天堂的Wii 即是以互动感测技术所创造的亲子互动娱乐胜过了以画质精致著称的 Sony PS3游戏机。未来随着各种感测科技的进步,人类的视觉、听觉、甚至是触觉、嗅觉、味觉,目前针对视觉效果的扩增实境 (AR, Augmented Reality) 已经有应用在教育领域的产品发表,未来甚至可以感测脑波的脑电波仪 (EEG, Electroencephalography),都可以用来体验或做为刺激学习的工具。未来E-Learning学习科技不再是单调无聊观看教材,绝对有可能让学习者的 E-Learning学习活动成为「五味杂陈」般的深刻体验。

若把上述三种方向,架构成三维坐标,再将各种学习科技标示在三维空间坐标上,便会得出一种很有趣的图像,你会发现未来学习科技方展的三种主要力量,个别的出发点和技术内容虽不相同,但彼此牵引,相互影响,就好比像太阳系的各个行星一样,平时虽各自在不同的轨道上运行,但彼此的命运终究会有所交集。如果要各用一句话描述这三种方向对于学习科技的影响,那么就是早期大家说的Content is King (内容为王),以及去年我又加上的一句 : Context is Queen (情境为后);今年我再补上一句 : Collaboration is Key (互动为钥),大概就可以描绘出未来学习科技发展的三大主要趋势了。

 

移动学习与长尾理论

不过如果要我回答,短期内最可行或最有发展潜力的未来学习科技是什么?那我会豪不迟疑地说 :「移动学习 M-Learning」。之所以敢大胆预测M-Learning即将由「百废待举」进入「百花齐放」的阶段,除了移动装置已及通讯科技本身的技术条件和市场条件已臻成熟之外,更重要的是,人们已习惯且适应在智能手机或是电子书等移动装置上来进行各种互动。

另一个原因,则是我在前几期文章提到的概念,M-Learning可能才是E-Learning长久以来AnytimeAnywhere理想的实践者。因为「非正式学习」占了人们学习时间比例的80%,但在M-Learning实现之前,我们并没有什么有效的学习科技能够进行「非正式学习」,因此顶多只能发挥其中20% 的学习效率。而M-Learning 出现之后,可以说是彻底解放了人们的学习时间与空间,使得人类以往因为科技的限制而未能发挥的学习潜能得以被充分发挥出来。

其中,「长尾理论」正好可以解释移动学习和非正式学习之间的关系。长尾理论 (The Long Tail)是由美国「联机杂志(Wired) 总编辑Chris Anderson 2004发表的。长尾理论主要分析了当时 Netflix 以及 Amazon 等各种 .com 网络公司的营业数据,画出了一条颠覆传统80/20 法则的曲线。以往的80/20法则指得概念是公司80%的业绩来自于20%的客户,或是前面20% 畅销的商品创造一个公司 80% 的利润等现象,20%的菁华撑之为「头部」,剩下的80% 称之为「尾部」,之所以称为「长尾」是因为这条尾部的曲线,几乎会一直延伸下去。

以往人类正式学习的时间就好比长尾理论的头部那20%的精华,而非正式学习就是长尾理论那80%的尾部。若能把尾部80%的非正式学习时间充份发挥,其累积的学习效果决不亚于头部那20% 正式学习的价值。M-Learning的出现,就是推倒正式学习/非正式学习在长尾理论中那道高墙的主要力量。

 

Khan Academy 的启示

当我们在探讨「未来学习科技」的同时,千万不要陷入高科技等于高经费的迷思。事实上,发展学习科技的重点,绝不在于投入大量金钱去开发各种「高科技」或是拍出什么「经典大片」,而是如何适切的「应用」最可行的科技和最符合人性需求的学习模式来增进人类学习的效果并创造人类学习的价值。

我在论坛上分享的「可汗学院」 (Khan Academy) 即是一个成功的经典案例。

2010924日,Google10100次方计划 (Project 10^100) 的获胜者,由「可汗学院」(Khan Academy) 获得2百万美元的奖金。以往从没人听说过世界各国的高教体系里有什么「可汗学院」(Khan Academy) 这号人物,而且更令人惊奇的是,这所谓的「可汗学院」(Khan Academy),其实只是一人在家中的卧室里开创出来的网络学习王国。

故事是这样开始的,2004年时,一名在美国避险基金公司上班的青年Salman Khan 为了教他七年级的小侄女数学,因平时工作忙碌,就用最简单的科技工具,在他自己的卧室内以200美元Camtasia录像机、80美元的Wacom Bamboo手写板,SmoothDraw3免费软件,把各种繁复的数学公式,用最直觉最易学的方式讲解录像下来,然后透过互联网传送过去。这种没有视频、没有Flash、甚至老师从不出现在画面上的教材,没想到学习效果实在太好,2006Salman Khan 干脆透过YouTube 分享所有教学内容,到了2010年,已上传1500余则教学影片,访客超过2,000万人次,平均每日的观看次数超过7万,平均每堂课有1万人观看。

有谁能告诉我,目前世界上哪一所大学,或是哪一位教授的课堂,可以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创造出这么巨大的学习影响力?

不要以为 Khan是什么天才,他从未学过教育学,更没有教师资格,但他的教学内容无所不包,除了数学、生物、物理和化学外,连理财、历史和人生也都教。其实现年33岁的Khan是孟加拉国移民后裔,父母从小离异,但他从没放弃过自己,从小就课业优异,拥有麻省理工学院数学和电机计算机工程双学士,电机计算机工程硕士学位,还半工半读取得哈佛大学企管硕士。从几乎一无所有的人生,到现在一片光明的未来,Khan 给了我们太多的冲击和启示,值得我们反省与深思。

结语

培根曾说过 : 「知识就是力量 (Knowledge is power)」,看完 Khan 的故事,我要再补充一句 : 「知识就是力量,学习就有希望。 (Knowledge is power, and Hope is the power of Learning.)」。

漫步在北京11月初冬难得几许和煦的阳光下,我思考并决定了两场论坛的结语 : 「眼界决定世界、态度决定高度;科技来自人性、终端来自云端;移动源于主动、互动创造感动。」---- 愿与诸君共勉之。